4月11日下午,beat365在1-112舉行了本學期《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第三次集體備課會及開展了以“學習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養”為主題的法治學習研讨會。本次會議由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主任常彩霞老師主持,部分擔任此門課程教學工作的老師參加會議。
會上,針對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養》符夏瑩老師以導圖形式闡明了法治部分教學的整體思路和講授邏輯,并分享了近期社會熱點問題的導入案例;李鼎老師系統梳理了法治教學内容中的重難點問題,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相關觀點、内容和論斷進行了剖析;周恺老師從法律專業視角出發,精心打磨問題鍊式的教學設計統籌了學情和教法,拓展了參與教師的備課思路,張樂老師結合現實案例,就如何強化學生對于憲法和自身權利與義務的認識,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丁菁華老師比對了新舊教材在内容上的具體變化,并詳細分析了更改的内在邏輯;陳子佳昆老師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學實際,分享了德育知識“入腦入心”的教學經驗,以及對綜合運用媒體資源,多渠道拓寬教學思路,豐富教學手段的看法和心得。
備課會結合,在場老師針對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進行了主題研讨,教師們分别從當前學生的學習特點、現實情況、活動開展、教學案例及教學手段等進行了熱烈地溝通交流。針對部分教師提出的:如何做好學生關于法律來源等拓展性知識的解答,周恺老師結合中國法律的發展史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同時,老師們就如何提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分享了教學和競賽中的經驗心得,并對目前可結合課本知識的相關案例進行了探讨和篩選。
教研室主任常彩霞老師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她強調:《思想道德與法治》對法治部分的講解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于提升學生法治素養,自覺成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結合現實案例,将課本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同時要注意多門思政課教學内容的知識相似性和邏輯關聯性,充分發揮《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的課程内容優勢,服務學院整體“大思政”格局,全面提升育人實效。
此次備課會讨論氣氛熱烈,成果務實有效,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營造積極主動的課堂氛圍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